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一些村民竟帮着盗墓贼刨祖坟

时间:2017-02-06 13:12:44    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更多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画作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张建新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

从1840年后到1949年,对于中国文物来说是一段痛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这其中不包括私人收藏,而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

数字如此惊人的文化瑰宝何时能返回故土?是什么阻碍了它们的回归?中华文明何时能以完整的形象展现给世人?越来越多的人在追问、在思考。

对此,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谁在收藏中国》译者张建新给出专业解读。

对流失文物国人普遍抱两种感情

我关注这个话题的起源之一,是1989年,当时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展厅,当时办了一个展览,规模很大,进去一看,觉得非常震撼,有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国学者当场热泪盈眶。原因有二:其一,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怎么就流失了呢?其二,这些东西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我想,对于流失文物,许多普通中国人都抱着同样的态度:一种是义愤填膺,随时强烈要求西方归还所掠夺的中国文物,认为回来就好,哪怕是巨资回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流失文物在西方受到了良好保护,对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留在国外挺好。后一种观点,或许夹杂了某些情绪,对中国文物至今仍在非法流失的现状不满,恨铁不成钢。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些特别精美的佛像,将近大半个人高,国内没有一家博物馆收藏有同时期、这么精美的佛像。

此外还有法国巴黎的赛努奇博物馆,里面收藏的一些中国文物是上世纪90年代流失出去的,可我们很尴尬——明明知道这是我们的东西,明明知道它是非法出境的,可我们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无法通过法律程序索回,这让公众和学者非常难受。

索要流失文物,证据最重要

最早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对文物返还这个话题有很多探讨,制定了相关法律,每年都会有一些国际会议,促进文物返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各缔约国签署文物保护公约,我国是积极推动国,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和2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协定。

小布什下台前两天做了件有意义的事,中美签署了双边协议,此后中美两国在文博领域合作更多了,在文物返还领域还是有成效的。根据协议,美国海关已多次向中国文物局返还他们在海关扣押的中国文物,或是从其他国家流向美国的中国文物。

这几年来,日本也将中国流失文物信息通报给中国相关部门。

由于政府间合作,促成一些海外流失文物回归,一些文博机构还办过回归文物的展览。

有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日本一家博物馆,虽然对方有合法来源的证明,但万幸的是,我们有这件文物完整的档案记录,这成为我们追讨文物的重要依据,对方也表示承认。

而比较可惜的例子是流失到荷兰的“章公祖师肉身佛像”,尽管它是上世纪90年代流失出去的,佛像背后也有黑色毛笔字“经手重修”等,但当年保存这个佛像那个村子的村民没有一张拜祭它的照片,或者其他档案图片,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丢失前,我们都没有任何的资料证明它在,你明明知道它是你的,但你就是拿不出当初它是什么样子,这是非常可惜的。

不提倡回购非法流失文物

我们要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我们文物流失问题的原因,我在翻译《谁在收藏中国》这本书时确实内心也是非常愤慨,对流失文物感到痛心,这种文物大规模流失的情况确实是触目惊心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文物进出境管理上采取了非常强有力的措施,我们有20家文物进出境管理的机构,这些管理的机构跟司法机关密切配合,取得了一些成果。

2004年,丹麦海关发现一批非法流失文物,数量很大,经过双方政府协商,又通过民事的诉讼,在中方强大压力下,原持有人不得不放弃了,几百件文物回到中国。

对于非法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一方面我们不放弃追索权,但有的是鸦片战争时期流失出去的,已超过70年,是国际公约具有诉讼力之前非法流失的文物,我们不放弃追索权,但对于很多文物,我们拿不出证据,此外,很多文物流出,我们很难定义,因为有的文物是通过市场行为流失出去的。

对于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政府主管部门不鼓励我们的企业家花巨资去回购,中国艺术品拍卖只有短短20年的历史,曾有2年的拍卖额却超过了美国和英国的拍卖额,从一个没有文物拍卖市场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或者更好的更健康的发展空间。

盗墓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盗墓也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盗墓者使用非常好的炸药,一圈一圈往下炸,技术非常高超。他们的装备(包括挖掘设备、探索设备等)甚至远远强于我们专业人员,我曾问过很多考古人,他们说:我们哪是考古,都是跟着盗墓贼走,盗墓贼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

目前我国对于古墓持不主动挖掘的态度,对于一些帝王陵墓葬,考古人员不能主动去挖掘,只有被盗后,才能跟进去保护,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我去过一些有地下墓葬的农村,农民抱怨说他们连地都种不了,一浇水,就全都漏下去了。

有专家估计,目前国内有十万盗墓者,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谁也不知道。在新疆,我看到不少盗墓的场景,这些古墓都在沙漠里,四处荒无人烟,可盗墓贼居然也能进到那么偏僻的地方,非常精准。

我国对于盗窃、买卖文物的刑罚是非常严格的,但高额利润促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中国这么大,靠专业人员和现有技术条件,防范起来确实非常困难。

一些村民竟帮着盗墓贼刨祖坟

2016年12月,北京海关曾将1万多件文物移交给文物部门,我们集装箱的抽检率应该是千分之三,这是个很低的数字,可在这么低的抽检率下,居然还能截获这么多文物。

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该怪谁,是该埋怨执法机关,还是该埋怨文物部门,还是埋怨一些人太贪财?但类似现象并不是只有中国有,世界各国都有,但我们文化遗产还面临着令人揪心的局面,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目前我国博物馆建设非常快,文物保护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各级部门也非常努力。这几年,古玩市场在全国遍地开花,有的县还不止一个,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也成了销赃的渠道,很多都在私下里进行,最猖狂时,客户想要哪个坑,盗墓贼就去挖哪个坑,完全是定制挖掘。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有文物流失,我们就要关闭文物市场,但确实应加大监管力度。

我去山西某地,地下文物都是村民祖先的墓葬,可盗墓贼来挖祖坟,村民不但不制止,甚至还帮助他们。当然,这是20年前的情况,这些年不知道情况有没有改善。

几千年来,国家文物被盗现象一直络绎不绝,问题出在哪?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如果我们能想出一丁点办法,对我们国家的文物事业,乃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有帮助的。

哪怕是想出一丁点能够改善这种状态的措施也好,甚至对这些问题有比较透彻的观察,对我们国家大的事业甚至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延续都会有帮助。

保护好证据是防范流失之本

对于流失文物,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就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失到外面去的,而非赠送或市场贸易出去的,后者的数量也很多。比如在莫桑比克的一个海岛,岸上能看到青花瓷碎片,当地人说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这,我想,这些文物就不属于流失文物。

对于流失文物,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态度,在我有生之年,目前这种状况可能还会继续下去。

对于缺乏资料的流失文物,也有成功索回的案例,比如当年一个私人藏家赠给法国吉美博物馆一批中国流失文物(在甘肃省掠取的、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的纯金古董,含金量平均为93%),我们知道后,立刻对博物馆施压,有10年与吉美博物馆断绝联系,2015年5月15日,该博物馆举办了文物归还的递交仪式,亲手将金器归还给了中国。

能成功索回,因为我们有详实的学术报道,甚至做了金属分析,证明这些文物跟我国收藏的相关文物是完全一样的。当年第一个圆明园兽首拍卖时,我们的专家对相关情况就没有这么清楚,而对于吉美博物馆这批文物,我们拿得出硬证据,走上法庭也能被法律所认可。

我们曾从英国追回3千件文物,我曾陪着两名苏格兰警员看过这些文物,比如一块墓碑,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流失出去的,拿不出法律上的东西,即使上面写着你爷爷的名字,可如果是你爷爷送给人家的,或者是卖给人家的,你怎么办呢?所以,应该做好完备的档案记录,这是为未来做准备。

版权声明:


一、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南法制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河南法制报社和平安河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河南法制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网未注明“来源:河南法制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河南法制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三、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新闻推荐 更多
孟建柱集体会见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成立五周年部

孟建柱集体会见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成立五周年部长级会议代表团团长  郭声琨参加会见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 [详细]

环保部:重污染天气持续 31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环保部今日通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会商结果,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月6日-8日,京津 [详细]

2016,习近平给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

习近平的2016年终系列之四:2016,习近平给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新华网 陈俊松【学习进行时】2016年,习近平多次出席对中国革命历史具有纪念 [详细]

中纪委七次全会今起召开 2017年反腐怎么干?

今起至8日,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将召开。此次会议前夕,中纪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刷屏网络,很多人不禁问道:这是反 [详细]

热点新闻 更多
大数据时代 如何办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西部新闻学院北

11月16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代表与清 [详细]

精彩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