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娼人员信息被张贴
网上流传广泛的“曝光榜”张贴在贵州省凯里市一水沟边,上面张贴有十名违法人员信息。
北青报记者从照片上看到,张贴的布告上方写有“凯里市公安局严打黄赌毒”等字样的大标题。
其次,布告中间主体部分为十名违法人员信息,包括处理过的信息、年龄、籍贯和犯罪原因等。例如“李某辉,男,39岁,黄平县上塘乡人,该人于2016年11月4日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查获,后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在个人信息右侧,配有嫌犯头像照片,每张照片上在违法人员眼睛处打有一条马赛克。
北青报记者看到,这十名违法人员中有至少五人因涉嫌嫖娼被行政拘留,其余部分人员则涉嫌吸食毒品或涉赌。
据当地媒体报道,凯里警方近期积极开展扫黄禁毒行动,基本肃清了凯里老街的“站街女”招嫖现象,另外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为了警示教育更多的人员,警方决定在对涉案人员进行惩戒的同时,曝光他们的“事迹”。
警方回应称“不是曝光是法制宣传”
警方张贴的布告在网上流传开后引发网友热议,并出现不同声音,有人认为“照片明明经过处理,人物信息也没有明确到确定一个人,没有侵犯到任何人的隐私,只是为了普法宣传,告诫”。支持者还表示“必须加强管理社会治安问题,支持公安机关加大力度执法”。
同时也有网友认为,公布违法人员信息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是“执法违法”,也有人认为“犯嫖娼这样的错,违法已经受到拘留、罚款,再曝光应该值得商榷”。
1月5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凯里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称张贴违法人员信息只是在进行法制宣传,“不是曝光,只是局里面一个法制宣传、警示教育的专栏”。对于该行为可能涉嫌的隐私侵犯问题,工作人员则表示“相关嫌疑人的信息和头像已经经过了技术处理”。
律师认为“曝光”行为侵犯隐私
对于凯里警方张贴违法人员信息涉及的法律问题,北青报记者咨询了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的常莎律师,常莎认为,综合“曝光”内容范围、模糊处理程度以及当地客观环境等考量,凯里警方这一行为已经侵犯了公民隐私等人格权利。“虽然警方对人名、头像等要素做了处理,但是其余信息范围涉及面广,而且小地方人际圈较小,可以使大众识别到特定人,所以认为已经侵犯了公民的隐私等人格权利。”
针对凯里公安的“法制宣传”的说法,常莎认为,“法制宣传确实包含了对违法事件的曝光,但在曝光过程中对涉事人员的个人隐私权利有侵害的话,则是法律不允许的。”
孟建柱集体会见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成立五周年部长级会议代表团团长 郭声琨参加会见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 [详细]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环保部今日通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会商结果,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月6日-8日,京津 [详细]
习近平的2016年终系列之四:2016,习近平给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新华网 陈俊松【学习进行时】2016年,习近平多次出席对中国革命历史具有纪念 [详细]
今起至8日,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将召开。此次会议前夕,中纪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刷屏网络,很多人不禁问道:这是反 [详细]
11月16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代表与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