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纳米医学研究团的科研团队日前发表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医学图像的可识别度。 动物实验表明,使用该造影剂,实验鼠异常组织的亮度达到了周围健康组织亮度的10倍。新的造影剂技术具有选择性,形成的核磁共振图像对癌症等特定代谢的标志物敏感。研究人员将该造影剂命名为“核磁共振纳米灯”。
纳米造影剂基于磁谐振技术,主要由两种磁性材料组成,包括“开关材料”(磁性纳米颗粒)和“显影材料”(顺磁性MRI造影剂),两种材料之间的距离不同,核磁共振图像的亮度也不同。两种材料之间的临界距离大于7纳米时,开关材料对显影材料的影响消失,顺磁性造影剂在MRI图像上充分显影,此时相当于开关的“开”;当二者距离小于7纳米时,顺磁性显影材料在MRI图像上的状态则是“关”。
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足以探测实验鼠体内癌症的造影剂。造影剂使用一种能够被癌症代谢产物MMP-2酶切断的生物材料连接“开关材料”和“显影材料”,令两种材料之间的初始距离低于7纳米。显影剂注入实验鼠组织后,如果组织中存在癌变,两种材料之间的连接将会被MMP-2酶切断,导致两种材料分离,MRI图像会将病灶区域显示为高亮度。
使用纳米造影剂技术,MRI检查能够显示肿瘤的存在和具体分布,还可以通过图像揭示癌组织中MMP-2酶的浓度,获得癌变分期等进一步信息。
研究人员相信,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生物传感器,还将解决更多的生物和医学课题。现该团队正在开发更安全、更智能的多任务造影剂,以同时记录和解释多个生物学靶标。
MRI问世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成为一种主要的非侵入式诊断技术。MRI诊断中广泛使用造影剂,以提高图像可辨识性。
孟建柱集体会见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成立五周年部长级会议代表团团长 郭声琨参加会见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 [详细]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环保部今日通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会商结果,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月6日-8日,京津 [详细]
习近平的2016年终系列之四:2016,习近平给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新华网 陈俊松【学习进行时】2016年,习近平多次出席对中国革命历史具有纪念 [详细]
今起至8日,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将召开。此次会议前夕,中纪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刷屏网络,很多人不禁问道:这是反 [详细]
11月16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代表与清 [详细]